欢迎访问达利女装学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非遗大师韩吾民进校园 中式旗袍制作后继有人

上传时间: 2015-10-14 作者:袁飞 浏览次数:[]

非遗大师韩吾民进校园   中式旗袍制作后继有人

 

近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式旗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韩吾民先生走进达利课堂,为10多位服装专业优秀学生及专业教师上课。

旗袍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服饰之一,是最具中华女性服饰文化的代表。杭州利民中式服装厂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制作旗袍的企业,也是当前全国唯一挂中式服装招牌的专业生产企业。韩吾民1965年进入杭州中式利民服装厂,从小跟随师父学习旗袍的制作,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式旗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庆前,韩师傅首次进达利课堂,讲了旗袍的历史、种类、文化、衣片结构。此次课讲了领子、袖子、里子的结构,并手把手教大家葡萄扣的做法,师生们都学得很认真。

据悉,由于旗袍制作标准较高,韩先生计划培养约10/学期,亲自培养1~2位专业教师,也作为后期指导学生的助理。有兴趣、有一定服装制作功底的学生可自主报名,大师亲自面试。每学期开展一次培训作品展示。

 

 

 

 

 

 

 

 

新闻链接:

 

 

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1990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

20115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3月,中国旗袍会成立,名誉会长为彭丽媛

2014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